尼克松

乒乓外交后,副总统国务卿反对,尼克松如何强行拍板基辛格访华?

下午2点半,周恩来面带微笑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乒乓球代表团。随团采访的美联社驻东京记者罗德里克在周恩来来到美国代表团坐席跟前时,想了一个花招,以一种弯膝半蹲的姿势,有意识引起周恩来注意。罗德里克曾在40年代访问延安时见过周恩来。

访华 基辛格 尼克松 乒乓外交 国务卿 2025-03-29 07:00  15

1970年的中美两国领导人,为了促成中美接触,如何4次互传信号?

斯诺望了望眼前的周恩来,当年在陕北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周恩来还不满40岁,个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下颏上蓄着又黑又茂密的胡子,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笑就露出洁白的牙齿,具有领袖的自信与迷人的魅力。现在,颧骨凸了出来,两颊凹了进去,眼窝很深,斯诺敏锐地感觉出那

叶海亚 斯诺 基辛格 领导人 尼克松 2025-03-27 07:05  21

想要釜底抽薪,得先看中国答不答应,挂下普京的电话,特朗普直说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围绕乌克兰冲突,俄方最终同意在30天内互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目标。刚撂下电话,特朗普很快在白宫向福克斯新闻台吹嘘与普京的交谈“富有成效”,话里话外还不忘挑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据美媒彭博社报道,特朗普在采访中对中俄间日益紧

特朗普 中俄 电话 普京 尼克松 2025-03-22 20:53  16

观点丨鞠建东:特朗普“反向尼克松冲击”政策是“逆天而动”

3月14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受邀做客CCTV4《今日关注》栏目,围绕“坚定扩大开放,全球资本‘抢滩’,中国谋共赢”“美加征关税措施扰乱全球市场,投资者加速抛售风险资产”“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稳定性

特朗普 逆天 关税 观点 尼克松 2025-03-20 21:13  14

刘战伟:从“尼克松访华”到“马斯克星链”:通信卫星的国际传播与基础设施霸权

本文基于基础设施倒置的视角来理解国际新闻传播,作为基础设施的通信卫星在中国早期国际传播中发挥着何种作用?在软实力、文化霸权之外,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一国利用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绝对优势,对其他国家的垄断、控制与支配?

访华 通信卫星 尼克松 尼克松访华 刘战伟 2025-03-19 15:44  14

“美国应该接纳中国本来的面貌”

佐利克:让我首先解释一下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我在政府任职期间,常常在处理眼前问题的同时反思历史。许多外交政策课程以国际关系理论为基础进行教学,这些理论本身充满了思辨和讨论的乐趣。但我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它们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往往能让我获得更多

美国 环球时报 尼克松 佐利克 托克维尔 2025-03-17 16:30  15

小球推动大球:“乒乓外交”亲历(王泰平)

1969年5月,我被外交部和新华社联合派到日本当记者。1971年初,我正在北京休假,一天,突然接到外交部的通知,让我到国家体委作报告介绍日本情况。我一开始有点纳闷,经问外交部亚洲司刘春司长才知道,这是為我乒乓球代表团出席3月在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

访华 基辛格 尼克松 乒乓外交 王泰平 2025-03-12 19:37  15

尼克松访华,中国租通讯卫星要花100万,周总理出高招令美国叹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国土地,这场“破冰之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彼时美国已进入彩色电视时代,民众渴望通过卫星直播见证历史,而中国尚未掌握通讯卫星技术。美方提出两种方案:一是中方支付100万美元租用卫星8天;二是美国“免费”提供卫星并自建地面站。

周总理 访华 尼克松 高招 通讯卫星 2025-03-12 10:08  15

伟人如在,如何处理当前“中美斗争”?

1972年2月21日清晨,北京的天空带着冬日的清冷,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专机“空军一号”缓缓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机舱门打开后,尼克松身着深色大衣,走下舷梯,脚刚踏上跑道,中国总理周恩来便迎上前去。两人握手寒暄,周恩来身穿灰色中山装,笑容和煦,身后站着一排中国官

伟人 毛主席 尼克松 坦赞铁路 金门炮战 2025-03-10 18:39  14

72年,江青和尼克松合影却被身后翻译抢了镜,颜值超高,她是谁?

1972年,中美关系正处于微妙的转折点,而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一位年轻女性意外闯入了历史的镜头,她就是唐闻生,新中国外交部的“五朵金花”之一。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她拥有出众的气质与清丽的容颜,更以卓越的翻译才能赢得了基辛格的赞誉:“她完全可以去竞选美国总统了。”那

翻译 尼克松 江青 唐闻生 冀朝铸 2025-03-10 18:09  12